中藥
2021-08-31 來自: 正氣堂中醫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75
中藥配合食物的作用
參金冬瓜湯
[配料] 冬瓜400克,咸肉或火腿l00克,太子參30克,金銀花10克,味精、蔥花適量!
[制法] 咸肉或火腿切片,冬瓜洗凈切成薄片。太子參、金銀花放在一起,用水煎煮至太子參軟爛,金銀花取出棄去,藥汁澄清備用,咸肉或火腿,冬瓜加水煮熟,放入太子參,味精和蔥,并兌入少量澄清的藥汁,燒滾即成。
[功效] 金銀花芳香清熱,祛暑,冬瓜清暑、太子參健脾養陰。此湯夏季服用具有較好的解暑的作用。
歸參山藥豬腰~[配料] 豬腰500克,當歸、黨參、山藥各10克。醬油、醋、香油、姜絲、蒜末適量!
[制法] 豬腰500克,切開,剔去筋膜臊腺,洗凈,放入鍋內,加入當歸、黨參、山藥各10克,加水適量,清燉至豬腰熟透。撈出豬腰,待冷,改刀切成薄片,放在平盤上,澆入含有醬油、醋、香油、姜絲、蒜末的調味汁。
[功效] 本品有養血、的功效。夏季食用,可輔助治療氣血虧損、心悸、氣短、酸痛、盜汗等癥。
蓮子糕
[配料] 去芯蓮肉100克,糯米或稻米500克。
[制法] 凈干蓮肉放在普通鍋或高壓鍋內,加水適量,煮熟爛,用潔凈屜布包住蓮肉,揉碎爛。淘凈,糯米或稻米與蓮肉渣泥攪拌均勻,放到塘瓷盆里,加水,蒸熟,冷卻后,用潔凈屜布將其壓平,切塊,裝盤后撒白糖一層。
[功效]本品有健脾益胃的功效。夏季經常食用,可治療暑濕泄瀉,暑傷氣陰,病后體虛、咽食困難、食后呃氣等癥。
綠豆粥
[配料] 綠豆100克,粳米250克。
[制法]綠豆加水浸泡4小時,除凈雜質,放入鍋內。粳米淘洗干凈,也放入鍋內。加入適量水,大火煮沸,小火燉煮。至綠豆、粳米熟透,每日早晚食用。
[功效] 本品具有清熱解暑、利水的功效,適用于夏季暑熱、煩渴、水腫、腹瀉、痢疾、癰腫等病癥。
黃酒核桃泥湯
[配料] 核桃仁5個、白糖50克
[制法] 將核桃仁、白糖放在蒜罐或瓷碗中,用搟面杖搟碎成泥,再放入鍋中,加黃酒50毫克,用小火煎煮10分鐘。每日食用兩次。
[功效] 本品可治療神經衰弱、頭痛、健忘、久喘、腰痛,以及習慣性、老年性便秘。
木耳苦瓜炒鮮蝦
[配料] 黑木耳、苦瓜、鮮蝦、姜絲、蔥絲、鹽、米酒、花生油。
[制法] 黑木耳洗凈切長條備用??喙舷磧羧バ?,用開水焯至無苦味,備用。鮮蝦洗凈去須備用。勝瓜、黑木耳上碟,放上適量的鹽,再放上鮮蝦,倒入少許米酒,用猛火蒸熟,最后撒上少許姜絲、蔥絲,淋上熟花生油便可。
[功效] 清暑,開胃。本款藥膳可治療夏季傷暑,脾胃虛弱,納差不思食。
荷葉綠豆粥
[配料] 鮮荷葉1大張,綠豆20克,粳米30克,冰糖適量。
[制法] 先將綠豆、粳米煮成稀粥后,加入冰糖,攪拌均勻。趁熱將荷葉蓋在粥面上,待粥成淡綠色,即可食用。
[功效] 荷葉苦辛氣香,既能清解濕熱,又能利濕止瀉;綠豆清熱,祛暑止渴;粳米甘平益胃。荷葉綠豆粥有祛暑清熱、和中養胃作用,適用于小兒夏季發熱口渴、食欲不振等證,為夏季小兒清熱解暑的良方。
扁豆香薷湯
[配料] 扁豆10克,香薷5克。
[制法] 為一日量,用時加水煎湯,每日分3次服用,
[功效] 可用于嬰幼兒夏季常見的濕熱泄瀉和夏季熱。
三仙飲
[配料] 山楂10克,麥芽10克,神曲10克
[制法] 為一次量,加水煎湯,早晚各服一次。
[功效] 此方由中藥中常用的“焦三仙”配料,有消食功效。
薏仁粥
[配料] 薏仁30~60克,粳米100克。
[制法] 共煮成粥。
[功效] 薏仁微寒能清熱,粳米甘淡能利濕,又可健脾。適用于夏季腹脹脘悶,不思飲食,大便稀薄的患兒!